時政要聞
編者按
優(yōu)秀記者的采訪報道有何技巧?好作品是如何煉成的?8月29日,由中國記協(xié)、新聞戰(zhàn)線“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河南省記協(xié)、河南日報社承辦的青年骨干新聞工作者學習穆青、增強“四力”培訓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來自全國新聞戰(zhàn)線的82名青年骨干記者在蘭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承焦裕祿精神,感悟穆青等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的榜樣力量,并開展集中實地采訪。借此機會,本報記者與其中幾位優(yōu)秀代表深入交流,記錄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敬請關注。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文齊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逸菲
8月29日,蘭考縣焦裕祿干部學院,在青年骨干新聞工作者學習穆青、增強“四力”培訓班現(xiàn)場,一個熟悉的身影進入記者視野。
方臉、棱角分明的眼鏡,他正是電視屏幕上常出現(xiàn)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中心記者、評論員魏東旭。因為節(jié)目中以冷靜、客觀、嚴謹?shù)臓顟B(tài)出現(xiàn),他有“冷面”記者的稱號。
不過,說起本次培訓,他很快熱絡起來。
“蘭考,我景仰已久!边@里是焦裕祿精神的發(fā)源地,是焦裕祿同志為之奮斗和獻身的地方,還是著名記者穆青深入采訪、調(diào)查研究的地方,是中國新聞史經(jīng)典名篇《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的誕生地。
“我從培訓班小程序了解到日程安排、學員手冊等信息。這次還邀請了很多業(yè)內(nèi)重量級導師,學習機會十分寶貴!
魏東旭是《冷面東旭》融媒體工作室的制作人。2018年,他主創(chuàng)參與的《國際銳評》欄目榮獲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融媒欄目一等獎。2022年2月,他被表彰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首屆青年英才。
如何成為軍事領域的專家型記者?
“博學、專注和興趣,這些都是必要的。”
長春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的魏東旭,剛開始接觸軍事報道是在《世界新聞報》任編輯期間。“當時編譯了大量外文文獻,涉及一些專業(yè)的生僻詞、縮略詞,會感到十分吃力,但這也迅速填補了自己的知識盲區(qū)!
近期,中國首枚液氧甲烷火箭成功入軌。為搞清這一新技術,他多次求教專家、探訪企業(yè),“只有自己明白,才能給大家說明白。”
“除了做好日常積累,更重要的是走出去、到一線去,像焦裕祿、穆青一樣,做深入的調(diào)查研究!蔽簴|旭強調(diào),“電腦屏幕上的數(shù)據(jù)、圖片永遠替代不了你在現(xiàn)場的感受!
“當你真正搭乘軍艦出海的時候,你耳邊響起艦炮的怒吼聲與艦載機的轟鳴聲,這種震撼只有在現(xiàn)場才能體會到!蔽簴|旭說。
從《世界新聞報》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從平面媒體、廣播電視到全媒體,魏東旭的從業(yè)經(jīng)歷幾乎涵蓋了全部的主流傳媒形態(tài)。
“不論傳播介質如何變化,‘內(nèi)容為王’這一傳播內(nèi)核始終不變!痹谒磥恚髁髅襟w對內(nèi)容的敏感性和把控能力是核心競爭力,新媒體的交互屬性可以促進優(yōu)質新聞內(nèi)容的生產(chǎn)制作。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經(jīng)過今天一天的學習,我很受觸動。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們處在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見證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yè),我們是幸運的!蔽簴|旭感慨,正是帶著這樣的使命,青年新聞工作者更要胸懷“國之大者”,從穆青等老一輩新聞工作者身上汲取力量,踐行“四向四做”,與時代共進、與人民共情、與技術共進。“唯如此,才能不辱使命、不負韶華。”
![]() |
![]()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編者按
優(yōu)秀記者的采訪報道有何技巧?好作品是如何煉成的?8月29日,由中國記協(xié)、新聞戰(zhàn)線“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河南省記協(xié)、河南日報社承辦的青年骨干新聞工作者學習穆青、增強“四力”培訓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來自全國新聞戰(zhàn)線的82名青年骨干記者在蘭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承焦裕祿精神,感悟穆青等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的榜樣力量,并開展集中實地采訪。借此機會,本報記者與其中幾位優(yōu)秀代表深入交流,記錄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敬請關注。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文齊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逸菲
8月29日,蘭考縣焦裕祿干部學院,在青年骨干新聞工作者學習穆青、增強“四力”培訓班現(xiàn)場,一個熟悉的身影進入記者視野。
方臉、棱角分明的眼鏡,他正是電視屏幕上常出現(xiàn)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中心記者、評論員魏東旭。因為節(jié)目中以冷靜、客觀、嚴謹?shù)臓顟B(tài)出現(xiàn),他有“冷面”記者的稱號。
不過,說起本次培訓,他很快熱絡起來。
“蘭考,我景仰已久。”這里是焦裕祿精神的發(fā)源地,是焦裕祿同志為之奮斗和獻身的地方,還是著名記者穆青深入采訪、調(diào)查研究的地方,是中國新聞史經(jīng)典名篇《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的誕生地。
“我從培訓班小程序了解到日程安排、學員手冊等信息。這次還邀請了很多業(yè)內(nèi)重量級導師,學習機會十分寶貴!
魏東旭是《冷面東旭》融媒體工作室的制作人。2018年,他主創(chuàng)參與的《國際銳評》欄目榮獲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融媒欄目一等獎。2022年2月,他被表彰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首屆青年英才。
如何成為軍事領域的專家型記者?
“博學、專注和興趣,這些都是必要的。”
長春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的魏東旭,剛開始接觸軍事報道是在《世界新聞報》任編輯期間。“當時編譯了大量外文文獻,涉及一些專業(yè)的生僻詞、縮略詞,會感到十分吃力,但這也迅速填補了自己的知識盲區(qū)!
近期,中國首枚液氧甲烷火箭成功入軌。為搞清這一新技術,他多次求教專家、探訪企業(yè),“只有自己明白,才能給大家說明白。”
“除了做好日常積累,更重要的是走出去、到一線去,像焦裕祿、穆青一樣,做深入的調(diào)查研究!蔽簴|旭強調(diào),“電腦屏幕上的數(shù)據(jù)、圖片永遠替代不了你在現(xiàn)場的感受。”
“當你真正搭乘軍艦出海的時候,你耳邊響起艦炮的怒吼聲與艦載機的轟鳴聲,這種震撼只有在現(xiàn)場才能體會到!蔽簴|旭說。
從《世界新聞報》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從平面媒體、廣播電視到全媒體,魏東旭的從業(yè)經(jīng)歷幾乎涵蓋了全部的主流傳媒形態(tài)。
“不論傳播介質如何變化,‘內(nèi)容為王’這一傳播內(nèi)核始終不變!痹谒磥,主流媒體對內(nèi)容的敏感性和把控能力是核心競爭力,新媒體的交互屬性可以促進優(yōu)質新聞內(nèi)容的生產(chǎn)制作。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經(jīng)過今天一天的學習,我很受觸動。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們處在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見證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yè),我們是幸運的!蔽簴|旭感慨,正是帶著這樣的使命,青年新聞工作者更要胸懷“國之大者”,從穆青等老一輩新聞工作者身上汲取力量,踐行“四向四做”,與時代共進、與人民共情、與技術共進!拔ㄈ绱,才能不辱使命、不負韶華。”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
|